CQ9电子登录入口中电港:持续发挥规模优势向全球第一阵营稳步推进

  新闻资讯     |      2024-01-09 16:12

  CQ9电子登录入口中电港:持续发挥规模优势向全球第一阵营稳步推进作为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的首批16家主板受理企业之一,4月3日,中电港(001287.SZ)披露发行结果公告,本次发行价格11.88元/股,发行数量约18997.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22.57亿元。

  中电港是国内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已连续20年荣获行业权威媒体《国际电子商情》授予的“十大中国品牌分销商”,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营业收入位居本土分销商前列。

  不过,位居行业龙头,并不意味着中电港已经触及行业“天花板”,恰恰相反,相较国际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我国境内分销商目前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凭借长期深耕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步入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和更多布局机会,中电港将有望保持长期稳健向好发展态势。

  中电港在其招股书介绍道,“公司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游环节,通过技术、产品、应用、数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和高效配置,将上游原厂与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紧密联系在一起,保障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稳定,成为连接产业上下游的重要纽带。”简言之,作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中电港的主要业务模式便是从上游原厂商订购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分销给下游不同的电子设备制造商。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 年6月末,中电港已取得了包括Qualcomm(高通)、AMD(超威)、NXP(恩智浦)、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在内的126 家国内外领先原厂的授权资质,覆盖消费电子、通讯系统、工业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

  领先的市场低位,换回良好的业绩表现。中电港招股书和公开披露数据显示,在2019-2022年度的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分别为171.8亿元、260.3亿元、383.9万元和433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86亿元、3.19亿元、3.37亿元和4.01亿元,营收连续破百亿且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利润同步稳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的优秀业绩,是在终端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取得的。比如,2022年,受疫情反复等诸多因素影响,消费电子领域迎来“冬天”,终端产品的出货量出现下滑,全年全球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出货量均出现同比下降。

  而随着疫情逐渐消散,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等诸多行业正在迎来强劲复苏。还以消费电子为例,有业内人士提出,从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看,2023年至2024年将呈现回暖趋势,市场规模将再创新高,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81亿美元,同比增长3%。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电子市场也呈现相同趋势。

  在这一U形反转的进程中,作为行业龙头,中电港势必将进一步受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市场复苏带动中电港这类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继而凭借其规模效应,加强向上游原厂的谈判能力。这样一来,中电港可提升产品议价权,降低采购成本,与授权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实现对产品线的多元化覆盖,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同时,基于规模优势带来的品牌效应,中电港具备更强的客户开拓能力,有助于不断深化下业领域覆盖,提升公司业务抗风险能力。

  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市场份额提升利好的同时,中电港并不需考虑遭遇市场份额的“瓶颈”。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市场前四大分销商营业收入占当年全球TOP50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总额的51.54%。但当年境内排名前四大分销商营业收入合计占境内TOP25家分销商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42.45%,与全球头部分销商间尚有差距。

  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艾睿电子、安富利等全球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正是持续通过兼并收购方式,才逐步完成现有业务格局。其中,艾睿电子于2010年至2018年间,先后完成了对Converge、Verical、Redemtech Inc.和Chip One Stop在内的数十家公司的收购。而在国内,深圳华强、英唐智控等上市公司亦先后完成了对多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收购,从而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因此,此次上市,对于国内的行业龙头中电港而言,可谓天时地利,将进一步推动中电港业绩增长。

  “纵观半导体产业链,分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从没有见到哪一家芯片原厂完全靠自己赢得过去、现在,至于未来,分销商仍然、必然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安森美半导体前亚太区分销渠道副总裁麦满权博士的一席话,是对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市场低位的精准阐述。

  从创造需求来说,原厂和分销商能够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原厂专注在创新的应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分销商可以帮助找出新项目,新市场,新客户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这一商业模式在麦满权博士看来,可谓“两全其美”。“半导体供应链存在的结构性挑战,如高资本投资和高技术门坎、长生产周期、和复杂的生态圈(原厂,OEM,EMSI和分销商)。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半导体供应链对需求的弹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在生态圈和渠道中的库存便能发挥缓冲的作用。”麦满权博士进一步指出。

  基于这一理解,在元器件分销行业的商业模式中,不管在成熟的国际市场,还是欣欣向荣的国内市场,库存与应收账款都应视作生产工具,它们将在当前市场不景气到反转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中电港的相关数据同样适用于麦满权博士“两全其美”的表达,根据其招股书和公开披露信息,公司存货增长主要是因为部分客户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储备了较大金额的存货。而产品交易规模增长也必然带来应收账款的增加,比如2022年6月末应收账款比例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也是个别大客户在2022年1-6月内,交易规模增长较大,期末尚未到账期的应收账款余额水涨船高。

  “前几年刚经历了一个轮回,先是疫情客户订单不见了,库存一大堆,大家都心急如焚。到了市场反转,缺货涨价大潮时,又后悔去年没有前瞻进取地把库存提高。”麦满权博士的见解道出了数据背后的真谛。

  由此看来,主要由上下游生产周期错配、账期错配和产品交易规模增长导致了存货和应收规模的增长,是和行业自身特性密切相关,中电港也在招股书表示:“为电子信息产业链成员企业解决电子元器件的供需错配问题系公司的重要价值所在”。

  当然,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增加,也会造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以及随之带来的资产负债率较高问题。不过随着本次IPO募集资金到位,中电港的债务覆盖力度将会增强,掣肘发展的阻力也会逐渐缩小。

  而且,考虑到目前我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规模仍较为有限,但我国作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中心,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巨大、行业空间广阔,此次国内行业龙头中电港登陆资本市场,必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从而朝着全球第一阵营稳步推进。